全网首发!每年都上毕设热榜的那个【川美互动媒体实验班】又现神迹?大足石刻被画......
GGAC精华文章 17706 0
实名

通过了实名认证的内容创造者

发布于 2022-6-14 20:48:01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2022毕业季已正式拉开帷幕
近几年的毕业设计作品着实让大家
领略了重重后浪的力量

今年,我们特别推出
“GGAC毕业季专栏”
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的优秀毕设作品
以及独家创作故事

来自于四川美术学院互动媒体实验班的
师涛老师以及5位优秀应届毕业生
带着今年的优秀毕设作品
接受了GGAC的独家专访

相信很多人对川美的这个实验班并不陌生
多年以来向社会输送了xision
暮獠mulios、阿九等优秀学子


29c2ad0692dad9dc9d61d82b8187c1d0.jpg

四川美术学院互动媒体实验班往届毕业生xision作品

今年的毕业生水平依旧不容小觑
选取的主题也很有深意

1999年,拥有5万余尊造像的丝路遗产-大足石刻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是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现为世界八大石窟之一

他们以“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为主题
从神兽、佛像、灯饰、美食等方向出发
以互动媒体新形式“活化”传统文化

川美互动媒体实验班2022年毕设作品
全网首发

《浴·龙》
作者:李嘉懿


949bc52ef3369f8057e91aaac8be6c90.jpg






《凤凰》
作者:刘婷怡









《宋味大足-舌尖上的二十四节气》
作者:闫新越













《灯绘大足》
作者:谭昕怡







《大足新语》
作者:刘雨嫣






每位同学的毕设有哪些精彩亮点?
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手段传承传统文化?
大足石刻在同学们笔下如何“焕发新生”?

超全前期概念以及设计细节
且看师涛导师和同学们为你解读


师涛·互动媒体实验班
指导老师




师涛

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师涛·互动媒体实验班”指导老师

师涛·互动媒体实验班2022毕设·创作故事


# 基于传统文化的艺术性活化:丝绸之路 #


GGAC:您为什么会选择“丝路遗产-大足石刻”作为川美互动媒体实验班的主题来进行此次毕业设计?

师涛: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性活化是我一直践行的创作思路。丝绸之路是中国历史中庞大的经济、文化交流网络,大足石刻作为丝路遗产中的重要分支,它可以成为推动系列艺术创作的一个较好的基点。

此次毕业设计中,互动媒体实验班的学生通过对大足石刻的调研,凝练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并采用不同的视角与艺术风格对大足石刻进行“活化”。

每位学生在提升自身CG创作技法的同时,也带动了丝路文化在全国范围内的传播,从各方面而言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 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过程 #


GGAC:在近两年的毕设中,都能看到传统文化的身影,您对年轻人传承发展传统文化是怎样的看法?

师涛: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我非常欣慰当代年轻人能在这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里愈发关注中国的本土文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维的呈现形式, 而“国潮”“古风”等元素的兴起不仅引领了一种审美风尚,更是传达了年轻一代对中国身份的认同感。

青年艺术家基于自身的理解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也是中华文化守正创新的过程。





互动媒体班·创作故事片段分享
互动媒体实验班推行基于传统文化艺术创作已经有十年之久了,这两年以来涌现出了比较优秀的学生,实验班的创作主题也逐渐被更多人知晓。例如我的学生阿九在大二时期的习作《穷奇》,就是参考了《山海经》里的神怪形象展开的艺术创作。

在2018年腾讯高校创作星的创作中,互动媒体实验班以“八仙过海”为主题进行了系列创作,在该赛事上包揽了金银铜共计13枚奖牌。相信随着大家的关注,互动媒体实验班其他优秀学生的作品也将在未来和大家逐渐见面。





互动媒体班·创作故事片段分享


# 教学目标是为整个社会培养中坚人才 #


GGAC:川美互动媒体实验班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年轻艺术家,像xision、暮獠mulios啊,很多人现在逐渐了解到了川美互动媒体实验班,甚至会因为这个互动媒体实验班想来川美,您觉得互动媒体实验班和常规的模式有哪些不同呢?

师涛:非常欢迎有志于CG绘画与交互艺术创作的同学报考四川美术学院。互动媒体实验班是四川美术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做的前沿性尝试,意图培养有思想、有意识、有引领、有技法、有能力在艺术创作方面做出成绩的个性化艺术人才。

即使每个工作室具体的培养目标不同,但都更重视学生创造力的激发与自由精神的涵养、更加关注志趣导向、更加注重个性发展、更加强调因材施教,旨在为更多艺术奇才、偏才、怪才的成长提供合适土壤。





互动媒体班·创作故事片段分享
实验班的教学一直都是秉承目标式学习机制和模块化的教学理念。除一些基础共性课程外,实验班会针对不同学生的自身状况进行单独的培训模块,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接受的训练都是有所不同的,这也是互动媒体实验班同学在绘画风格上可以各有千秋的原因。

但实验班的学习也是非常艰苦的,拿二年级下半学期的速写练习模块举例,每个学生需要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1500张速写的练习。这对于学生的意志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因此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部分学生选择退出。





互动媒体班·创作故事片段分享

大学的三年间,实验班的学生几乎从早到晚都在画画和学习,在日积月累的练习中,他们逐渐形成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习惯,使绘画变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实验班的教学目标是为整个社会未来15年培养中坚人才,这对他们而言,学习的苦一定是要吃的。



师涛老师在与学生们讨论

# 大赛主题和我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 #


GGAC:第五届GGAC大赛的主题是“东方文明幻想志”,您会鼓励身边的学生参加本届的赛事吗?对于这个主题您会鼓励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创作呢?

师涛:GGAC是全国最公平并且极具影响力的比赛之一,它提供给年轻人一个展露在公众的视野下的机会。

实验班的不少学生通过GGAC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xision,还有阿九、mulios、秋石AUTU、二拾贰、豌豆荚、藤椒麻薯等。



《万物有灵.浮生录》  作者G站ID:阿九第三届GGAC大赛校园组2D美术优秀奖作品
从第一届GGAC大赛开始,互动媒体实验班就开始集体组织参与,今年大赛的主题和我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互动媒体实验班也将一如既往地参加第五届GGAC大赛。

每次比赛既是对学生一年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每位学生展现自我的机会。我非常期待能在平台中看到更多优秀艺术家以及优秀作品,这也将成为整个中国CG行业成长、进步的一个缩影。

《声律启蒙—四序》  作者G站ID:暮獠mulios


师涛·互动媒体实验班
优秀毕业生




闫新越

G站ID:豌豆籽
2018级四川美术学院
“师涛·互动媒体实验班”应届毕业生
第四届GGAC大赛校园组2D美术优秀奖得主


闫新越毕设作品《宋味大足-舌尖上的二十四节气》视频展示


# 大足石刻与宋朝美食的结合 #


GGAC:在拿到“大足石刻”这样的一个主题后,最开始是怎么构思的呢?为何选择了现在创作的这个元素来切入展开?

闫新越:在拿到本次主题后,我对大足石刻进行了调研,本次创作中的大足石刻宝顶山造像始建于南宋淳熙六年并得以盛行,与此同时宋朝另一个盛行的便是其多样化的美食。

我对美食文化也有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将二者结合,并用AR交互形式来进行展现,将大足石刻和宋朝美食上的相关文化进行活化。









# 通过AR交互让人们产生兴趣 #


GGAC:在你的作品里,哪些细节让这幅作品“活”起来的?在“大足石刻”的主题下,你的作品有哪些特色?

闫新越:在作品中,我通过数字绘画的形式将大足石刻的菩萨像进行了二次创作,并用AR交互形式来进行展现。

AR交互的手法是我的作品中的比较有趣的一个点,观众可以通过下载App后对画中文字进行扫描,从中可扫描出大足石刻菩萨的贴纸和模型,也可以扫描出宋朝二十四节气的美食以及科普。

我希望能以该新型艺术表现手法为契机向年轻人展现大足石刻的文化底蕴,同时使其在交互中对大足石刻文化产生兴趣以达到传播作用。
《宋味大足·舌尖上的二十四节气》AR演示视频




模型截图与AR交互理念展示+APP下载


# 我对传统文化有着传承使命的信念 #


GGAC:这次毕设的主题是传统文化“大足石刻”,对于传统文化的这种传承,你们有哪些自己的看法呢?

闫新越:大足石刻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重庆的地标性建筑,需要我们传承和发扬。

我在实验班内耳濡目染,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传承使命一般的信念。同时我的专业是互动媒体,我想通过专业所学知识对大足石刻进行传承和发扬。用新一代年轻人更会喜欢的互动方式,让他们能更多去了解像大足石刻这样的优秀传统文化。







# 实验班给我的感觉就像“家”一样 #


GGAC:和实验班和大家进行毕业设计创作的氛围是怎么样的?对毕业后有哪些期待?

闫新越:我很喜欢本次毕设创作的经历,我们会时常在一起讨论和交流,师老师也经常给我们进行指导,大家也都其乐融融。

实验班给我的感觉就像“家”一样,让我有归属感和亲切感,并没有紧张焦躁感,更多的是互相鼓励支持的齐心协力感。希望毕业后还能继续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和我的老师、友人们在一起绘画。





《宋味大足·舌尖上的二十四节气》食物图展示


# 让传统文化通过GGAC得到发扬 #


GGAC:第五届GGAC大赛的主题是“东方文明幻想志”,大家对这个主题怎么看呢?会想来参赛吗?

闫新越:我很喜欢本次大赛的主题,很符合我的创作理念。我认为,这次的主题可以让优秀的传统文化通过GGAC平台进行更好的发扬,能让更多人以传统文化为主题进行创作。







《藏山图》  作者闫新越(G站ID:豌豆籽)第四届GGAC大赛校园组2D美术优秀奖作品



李嘉懿

G站ID:秋石AUTU
2018级四川美术学院
“师涛·互动媒体实验班”应届毕业生
第四届GGAC大赛校园组2D美术金奖提名得主

李嘉懿毕设作品《浴·龙》视频展示


# 奇幻而又不失宁静的感受 #


GGAC:在拿到“大足石刻”这样的一个主题后,最开始是怎么构思的呢?为何选择了现在创作的这个元素来切入展开?

李嘉懿:在拿到大足石刻这个主题之后,我第一个想到的是班级去年在大足石刻宝顶山进行调研考察,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造像《九龙浴太子图》。

它是石匠利用自然地势,将崖、泉、石像三者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给我一种奇幻而又不失宁静的感受,所以我选择了它作为了我画面的主要元素。





大足石刻造像《九龙浴太子图》


# “浴龙”亦是“育龙” #


GGAC:在你的作品里,哪些细节让这幅作品“活”起来的?在“大足石刻”的主题下,你的作品有哪些特色?

李嘉懿:在这幅作品当中,我想能够比较写实的刻画出石壁原本的模样,展现它的厚重感和沧桑感。同时我希望它讲述的不仅仅只是一个单纯的佛经故事,更希望能把自己感受到的一种奇幻感觉体现在画面当中。

所以我将其中的太子形象“幻化”成为幼龙,幼龙在旭日、崖石、山泉的“沐浴”中被“孕育”,“浴”龙亦“育”龙。



《浴·龙》细节展示


# 传统文化也能结合流行科幻元素 #


GGAC:这次毕设的主题是传统文化“大足石刻”,对于传统文化的这种传承,你们有哪些自己的看法呢?

李嘉懿:我认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一定停留在对传统的复刻,传统文化也可以结合许多现在流行的元素。无论是奇幻,还是科幻,只要找到好的切入点,传统文化也能变得很有趣,让人眼前一亮!





《浴·龙》细节展示


# 保持创作热情,不忘绘画初心 #


GGAC:和实验班和大家进行毕业设计创作的氛围是怎么样的?对毕业后有哪些期待?

李嘉懿:大家一起进行毕业设计创作的氛围是非常愉快的,能从相互的交流当中,学到同学们对画面不同的理解,以及了解大家不一样的想法。

毕业之后马上就要工作了,还是希望能够保持对于绘画创作的热情,在工作和学习新技术的同时不忘绘画初心!







《浴·龙》画面展示


# 今年的主题能够容纳很多想法 #


GGAC:第五届GGAC大赛的主题是“东方文明幻想志”,大家对这个主题怎么看呢?会想来参赛吗?

李嘉懿:我觉得这次的主题是一个非常宽泛的题目,能够容纳很多的想法,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流行元素,都能很好的和东方文明结合。

作为往届选手,这次比赛当然会想来参赛了,也期待能够看到更多大佬的优秀作品!









《风海之上》  作者李嘉懿(G站ID:秋石AUTU)第四届GGAC大赛校园组2D美术金奖提名作品



刘婷怡

G站ID:二拾贰
2018级四川美术学院
“师涛·互动媒体实验班”应届毕业生
第四届GGAC大赛校园组2D美术优秀奖得主
刘婷怡毕设作品《凤凰》视频展示


# 再现传统文化的华美与震撼 #


GGAC:在拿到“大足石刻”这样的一个主题后,最开始是怎么构思的呢?为何选择了现在创作的这个元素来切入展开?

刘婷怡:拿到这个主题后,最开始就是想用现代数字绘画的形式,以华丽的手法展现中华传统文化。在参观造像时,我便对在充满魑魅魍魉地狱里的养鸡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后来查找资料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养鸡女奚成凤的故事。法师认为杀鸡、食蛋都是伤生之大罪,因此养鸡者也有罪孽,而工匠深知奚成凤为人和善可亲,于是便为她造出了这尊柔美的雕像。



大足石刻造像 养鸡女

为讲述这个故事,赋之以神性,我便将世俗图腾文化中的“凤”与鸡结合,力求用一个崭新的方式,再现传统文化之华美与震撼。



《凤凰》其一-群鸡碧棠


# 画融入了我的感情和想法 #


GGAC:在你的作品里,哪些细节让这幅作品“活”起来的?在“大足石刻”的主题下,你的作品有哪些特色?

刘婷怡:在创作前,我针对性看了很多关于关于鸡的国画,查找了有关凤凰的书籍资料,尽量保持它们传统的韵味,然后深入地刻画细节,加之自己很感兴趣的绚烂色彩去表现。

特色方面,我的画是用我自己的语言来阐述的,它融入了我的感情和想法,本身就具有了独一无二的特性。



《凤凰》其二-凤凰绛梧


# 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


GGAC:这次毕设的主题是传统文化“大足石刻”,对于传统文化的这种传承,你们有哪些自己的看法呢?

刘婷怡:首先,想要做好传统文化,就必须要发自内心地热爱它,打动了自己才能打动别人。

其次,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挑选的题材是要积极向上的。再者,海乃百川,博采众长,如果需要融合其他文化元素,就必须把握好尺度,不要做的“四不像”。





凤凰绛梧细节展示


# 班上的各位就像家人一样 #


GGAC:和实验班和大家进行毕业设计创作的氛围是怎么样的?对毕业后有哪些期待?

刘婷怡:实验班的各位其实就像家人一样。每天一起吃饭一起睡觉,在毕业创作期间更是一起熬夜拼搏,相互帮助。除了面临走进社会有一些紧张和激动以外,还有很多对走出校园的不舍,期望毕业之后也能和实验班的各位紧密联系,一起努力画画。





《凤凰》动效展示


# 大赛主题鼓励创作者们去了解文化 #


GGAC:第五届GGAC大赛的主题是“东方文明幻想志”,大家对这个主题怎么看呢?会想来参赛吗?

刘婷怡:我觉得这个主题很有意义,能鼓励创作者们去了解文化,就我个人而言对这个题目也很感兴趣,我对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抱有非常热烈的情感,如果没有特别繁忙的事情应该会考虑参加。









《花间曲》  作者刘婷怡(G站ID:二拾贰)第四届GGAC大赛校园组2D美术优秀奖作品



刘雨嫣

G站ID:木冬晚
2018级四川美术学院
“师涛·互动媒体实验班”应届毕业生
刘雨嫣毕设作品《大足新语》视频展示


# 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


GGAC:在拿到“大足石刻”这样的一个主题后,最开始是怎么构思的呢?为何选择了现在创作的这个元素来切入展开?

刘雨嫣:作品构思为整体以插画作为主体,插画完成后利用AE来制作动效。

我选取“孔雀明王经变相”和大足鲤鱼灯舞的原因是,它们共同表达了一直以来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大足新语》作品展示


# 通过插画+AE动效来进行文化的活化 #


GGAC:在你的作品里,哪些细节让这幅作品“活”起来的?在“大足石刻”的主题下,你的作品有哪些特色?

刘雨嫣:我以大足石刻宝顶山“孔雀明王经变相”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鲤鱼灯舞为主题,通过插画+AE动效的方式来进行对大足石刻文化的活化。两个主题共同相结合,都表达了一直以来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大足新语》作品展示


# 传统文化的可贵和传承重要性 #


GGAC:这次毕设的主题是传统文化“大足石刻”,对于传统文化的这种传承,你们有哪些自己的看法呢?

刘雨嫣: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在现在科技发达的快时代,它们的文化沉淀显得弥足珍贵。

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了我们的传统文化的可贵和传承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各种方式创作并且注入自己的理解,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活化。我认为只要有人继续坚持这样有意义的创作,我们的传统文化一定能够恒久地传承下去。



《大足新语》细节展示


# 互为老师,相互学习 #


GGAC:和实验班和大家进行毕业设计创作的氛围是怎么样的?对毕业后有哪些期待?

刘雨嫣:我们在班里的创作氛围一直很轻松欢乐,除了是学习伙伴,近似家人,大家还有一层“互为老师”的关系,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处于创作瓶颈期时也会互相开导。毕业后的期待就是,希望以后创作思路越来越广阔,学习的技能也能越来越多,能有更多机会和时间对中国传统文化来进行钻研和学习。





《大足新语》动效展示


# 看到主题脑子里就出现画面了 #


GGAC:第五届GGAC大赛的主题是“东方文明幻想志”,大家对这个主题怎么看呢?会想来参赛吗?

刘雨嫣:我对这个主题的第一印象就是《山海经》里的各种奇闻异兽,脑子里几乎是立刻就有了一个奇幻的画面。“东方文明幻想志”给了参赛者很宽广的一个创作空间,可以随心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创作一个自己心中的“东方文明幻想志”。

我很喜欢这次的参赛主题,会想来参加这次比赛,我接下来想要创作的风格也与本次的比赛主题相近。







《唐彩明华》  作者刘雨嫣(G站ID:木冬晚)
第四届GGAC大赛校园组2D美术入围作品




谭昕怡

G站ID:藤椒麻薯
2018级四川美术学院
“师涛·互动媒体实验班”应届毕业生
第四届GGAC大赛校园组2D美术优秀奖得主
谭昕怡毕设作品《灯绘大足》视频展示


# 以花灯为媒介再现特色历史文化 #


GGAC:在拿到“大足石刻”这样的一个主题后,最开始是怎么构思的呢?为何选择了现在创作的这个元素来切入展开?

谭昕怡:我特别喜欢花灯,之前的创作和这次的毕设都有花灯的元素在。

花灯作为中国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我希望自己可以把花灯和大足石刻融合,所以以花灯为媒介,描绘大足石刻中的飞天造像和六道轮回图,通过数字绘画再现和宣传重庆本地的特色历史文化。





《灯绘大足》作品展示


# 花灯和传统文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


GGAC:在你的作品里,哪些细节让这幅作品“活”起来的?在“大足石刻”的主题下,你的作品有哪些特色?

谭昕怡: 关于“活起来”我觉得最大的还是花灯和大足石刻的结合,大足石刻中的飞天造像区别于敦煌的飞天造像,有独属于巴蜀的描绘方式。

我将大足石刻的飞天做成花灯,画了一个庆典的场景,将石刻的内容带到花灯庆典的场景中,希望能让观者感受到花灯和大足石刻的文化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灯绘大足》细节图与摄影资料展示


# 通过擅长的领域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


GGAC:这次毕设的主题是传统文化“大足石刻”,对于传统文化的这种传承,你们有哪些自己的看法呢?

谭昕怡: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希望能通过我所擅长的领域,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活化,将传统文化带入日常的生活点滴中,希望大家都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宣传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灯绘大足》细节图与摄影资料展示


# 无话不谈的班级氛围 #


GGAC:和实验班和大家进行毕业设计创作的氛围是怎么样的?对毕业后有哪些期待?

谭昕怡:老师和同学们的关系很好,可以说是无话不谈。大家会一起讨论怎么去通过画面表达情感和意义,也会一起熬夜爆肝,遇到困难互相帮忙,提出各自的看法和意见,尝试不同的构图。大家在专业上也会不断的挑战自己,力求画出最好的效果。

毕业后大家都有各自的路,不过我希望我和朋友们时常联系,大家都能在这个行业里面越做越好!





《灯绘大足》动效展示


# 想看大家怎么把东方的元素结合展现 #


GGAC:第五届GGAC大赛的主题是“东方文明幻想志”,大家对这个主题怎么看呢?会想来参赛吗?

谭昕怡:“东方文明幻想志”这个主题我是挺有兴趣的。因为我本身比较喜欢画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东西。关于这个主题,我也很想看大家会怎么把东方有意思的元素去结合展现在画面上。









《炎灵》  作者谭昕怡(G站ID:藤椒麻薯)第四届GGAC大赛校园组2D美术优秀奖作品



优秀的设计体现的不仅仅是它们带来的表现
其中还蕴含着创作者们
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思考

互动媒体试验班的同学们
用新的表现形式来演绎传统文化

佛经故事、文化与天马行空的想象无缝衔接
将其中的华美与历史感完美展现出来
不断创造着新的“可能”




感谢师涛老师和互动媒体实验班的同学们
为我们带来如此惊艳的作品
相信这些优秀的创作
也能够带动和拓展大家的创作思路


本帖被以下画板推荐:

GGAC旗下CG行业全媒体矩阵,日推游戏/动漫美术
使用道具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