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都砸了特效上!《曼达洛人》中克雷特龙的幕后制作~
影视幕后制作CG世界 15135 0
实名

通过了实名认证的内容创造者

发布于 2022-4-10 13:56:16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来源 CG世界

以下正文
《曼达洛人》第二季大家都看了么?还记得里面那只在沙地里窜出来的多腿巨龙么?像是一条蜈蚣龙,它就是克雷特龙。克雷特龙并不是《曼达洛人》的原创怪物,这头体型巨大、又能口吐酸性毒液的沙漠怪物其实早在1977年的第一部星战电影《新希望》中就出现过,只不过当时出现的是一个未成年体的骨架。克雷特龙是塔图因星球上特有的巨型食肉怪物,主要分为两大亚种,一个是叫Canyon krayt dragon(峡谷龙),另一个是Greater krayt dragon(大克雷特龙),峡谷龙体型相对较小,平均高度10米左右,身长45米左右。而这次剧中出现的克雷特龙其实是大克雷特龙,虽然剧中表现出的这头克雷特龙已经足够大了,但是实际上这也之算得上是大克雷特龙中的幼年体,因为其体型并没有多大,身长总体估计也就在50、60米左右。

494ad5c7ff69c8139f2c0124905dd7cb.jpg


那么在第二季中这条克雷特龙到底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呢?今天我们就说说它的制作过程。 如果你对星战很了解,那么你一定知道这条龙——克雷特龙,这个龙的整个身体基本上都隐藏在沙子下面,像鲨鱼在水里游动一样它可在沙子下“游动”,或者躲在隐蔽的洞穴里。

可视化和拍摄场景克雷特龙的概念和早期的Privs都是The Third Floor做的。视效总监和The third Floor的人一起把主镜头设计了出来。为了更清晰的知道龙的形状,他们还制作了龙颈和龙头的早期阶段造型模型,作为打光的参考,同时也为接下来的CG建模提供了参考。
在洛杉矶工作室的后台进行拍摄期间,用The Third Floor的iPad simulcam工具把巨龙按实际比例与布景和最终合成的环境合到了一起。然后将准备好的四到五个动画片段,覆盖到整个序列,每个片段都是连续的,不是单独的镜头。 这些都可以在iPad上回放,加上摄像头视图的叠加,这样就可以正确构图并适当调整镜头的高度适应龙的高度和洞穴的大小。然后根据这些去移动这些放在橙色圆锥体上的物理标记,写上“洞穴入口”的大标志,然后把标志贴在现场的一侧。
克雷特龙是如何移动的除了背景拍摄之外,ILM还为这条龙制作了一个轻量级的模型用作动作测试。虽然说是轻量级的,但是动画制作还是蛮复杂的,因为腿太多了~ 还有一些用动捕生成的微小数字替身角色在巨龙的周围跑,所以摄像机会放在周围,以很低很低的角度在这些奔跑人面前,后面是那条巨龙从地底下窜出来,很震撼的一个镜头。

这种生物的游泳方面一直是人们想象的一个场景,比如通过某种形式的砂土液化进行的,但到底怎么游,一直没有确定,而且在早期计划阶段对于克雷特龙是否完全现身也一直在探讨。后来编剧乔恩费儒说他不想把龙的整个身子都弄出来露出地面,因为参考海里物种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比如当海象从水里窜出,都只是抬起前身垂直露出水面半个身子。所以,最后决定只露出地面一部分。


克雷特龙的创建与动画制作工业光魔制作团队拿到一个基础版本的CG模型,模型是按照现实的模型反制的,所以没有太多的细节,而且比例也很小。拿到基础模型后制作团队把它作为一个基础蓝本,一点点改成了一个高分辨率的精模。 对于动画,一开始几位动画师找了些沙漠中移动的动物参考,比如蜥蜴,蝎子等等。但是后来发现有些偏差,为什么呢?因为像蜥蜴和蝎子等体型较小,而且移动速度太快了。但克雷特龙体型太庞大了,如果参考它们做动画,它行动起来只能是让沙子一顿狂飞。所以后来更多的参考了鳄鱼或短吻鳄行动的感觉,它们栖息在水面上,跟踪猎物,用它们的尾巴以非常优雅的方式在沙滩上游动。这样的话对于后期沙子的模拟也很友好。


沙子的模拟对于沙子的模拟面临的挑战是,当克雷特巨龙在沙子里移动时沙子移动的状态,什么状态呢?就是模拟出沙子像液体外观的流动感。 So他们开发了一个工作流程,动画师先做出一个龙的动作,然后做出一个基本的模拟通道给到特效师,然后反馈给动画师。确定了必须进入模拟的关键组件。克雷特龙移动时候还会产生什么?比如层叠的沙子,所有细小的沙子和微粒从这个巨大的角色身上倾泻下来,还有灰尘。 那怎么实现这些特效呢?工业光魔有一个Houdini的专有解算器,之前是为《星球大战:天行者崛起》中的水序列开发用的,这次经过扩展改良后做沙体液化效果。灰尘是用工业光魔单独的内部大气解决方案模拟的。

酸性物体如何喷出克雷特龙的攻击方法除了吞下整个东西外,就是从嘴里喷出一股酸雾。克雷特龙的牙齿和脊柱当中含有酸性的毒液,在剧中我们就能看到它能将大量腐蚀性的毒液从口中喷出。为了弄清楚酸是如何喷发出来的,制作团队的想法是巨龙在喷射之前需要有点准备的动作。 所以大家会看到最终成品的镜头中的龙下巴有些发红。有点像牛蛙和其他类似的东西一样先膨胀,然后再喷射。 酸的强度很大,会燃烧掉人和物体。这种液体是什么样子呢?设计团队最终确定是有点像啤酒泡沫,绿黄色的液体。当它击中角色表面时,酸会吞噬,接着产生白热的烟雾,这有助于掩盖血迹。

长毛象的制作长毛象第一次出现是在《星球大战:新的希望》中的塔图因地区。而这次受人在曼达洛人第二季的第一集中受人喜爱的班萨长毛象回归。但是有点可怜,因为它们是用来做吸引克雷特龙诱饵的。
为了现场拍摄更容易与演员交互,主要是骑乘,所以找了Legacy Effects制作了一只真实的长毛象模型,用这个真实的物理模型拍很多特写镜头。其他镜头是用一个与这个实际模型一毛一样的CG版本。

CG版是从现场拍摄了360度无死角的照片后,模型师和毛发师回去按照实际模型制作了三种版本,一个年轻一点的,一个毛发颜色偏红,另外一个就是与实际模型一样的棕色毛发的。ILM的艺术家们还设计了长毛象大衣和前“小胡子”的毛发变化,可以互换的角等等。除此之外,制作团队还考虑到了地面和沙子对毛皮的影响因素,因为当毛发接触到地面的沙子时就会相互作用,相互拖拽。为此在FX中有一个单独的设置,会产生拖动毛发效果,并在拖动毛发时沙子上留下痕迹。


所有元素的合成上面提到这些元素要最终合成到一个镜头里,实现无缝衔接的。所以合成还是相当有挑战性的,这里涉及到FX,数字替身,集中CG生物。 背景环境是取自智利的Valley of Death,很早的时候在那里进行了摄影测量工作,拍摄了塔图因山脉、山谷、沙漠环境提供了后期制作的依据。这个地方比较小,所以后期又把较小的设置空间进行了延展。 龙居住的洞穴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所以制作团队制造出来一个称之为'红地毯区'的东西。板块和龙的周围区域是通过主管线渲染的。最后灯光TD将渲染龙及其与FX进行交互的所有物体渲染,增加阴影的复杂性和真实感渲染输出。
克雷特龙的制作大概就是这样。从整部剧来看特效是相当相当给力的,当然了也看见了钱在燃烧!但从剧情来说,配得上这么好的特效。去年11月《曼达洛人》刚上线两集后,IMDb平均分8.5,各种平台的评价也相当不俗。
好了,今天内容就到这里吧,明天继续为大家上干货,对了别忘了关注我们视频号,参与除夕大奖呦。

全文完

本帖被以下画板推荐:

内容主要涵盖影视特效,CG动国,前沿CG技术,作品欣賞
使用道具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