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Hello . 大家好
今天以案例的形式介绍houdini的建模思路与常用节点的操作 我是神棍赵
1HIP文件的整体结构
左侧的红色节点是一个null节点,只是用来存其它节点提取出的参数,右侧是具体的节点
2桥墩制作
1.第一步用curve画出类似图中的桥墩的外轮廓,然后点击close按钮,将面封闭.curve是houdini中常用的画线工具,选择此节点后在窗口视图中按一下enter回车键即可。
2.得到封闭的面后使用mirror得到对称的模型.即为其它软件中的镜像操作。
3.到此步后,会很自然的想去掉中间的那个接缝.类似于其它软件中的溶解操作.但在houdini中要先使用fuse节点.此节点经常用来处理合并邻近的点,此处是用来将镜像后的面片与原始面片合并为一个模型。
4.此时中间的线依旧存在,这时需要使用divide节点的remove shared edges命令.删除共用的边.此命令在建模的过程中很常用.divide节点的其它参数可以自己把玩。
5.为了解决溶解掉线段后残留的点,需要使用fact节点的remove inline point,意为删除线段中间的点.此命令与divide的remove shared edges命令是黄金组合,专业建模者可把两个命令打包成一个hda,加快自己的工作效率。
6.至此都是在一个面片上操作,接下来需要进行挤压.houdini中的挤压命令为polyextrude.右侧的distance是挤压的长度,记得勾选下方的output back命令. 此命令是给挤压出的模型封面.可尝试下不勾选的效果。
7.接下来使用group命令将上层的点进行打组.houdini默认是对上层节点输入的所有点进行操作,而当你只需要操作某个点的时候,需要用一些方法限制节点的作用范围.类似于给图片加mask保护层的概念,将一些点放进一个组里,然后在下一级节点中只调用这个组里的点,这样就实现了对特定点的操作。
8.在节点中只需在右上角的箭头处点击即可选择已经设置好的组,或者直接在group这一栏中输入自己设置的组的名字(注意区分大小写)。
9.然后创建一条线,线的长度代表路面的宽度,分段代表桥敦的个数。后期我将这两个参数暴露到null节点上,方便动态调整。
10.采用copy to point节点将桥墩复制到相应的点上,右侧的pack and instacne可以将模型实例化,优化场景.此处没用的原因是模型太小,没有必要。
11.transform节点是houdini中最最常用的节点了.在其它软件中的平移旋转缩放等操作都是在窗口界面中完成.但在houdini中我个人建议使用transform,因为这样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数字运算与函数调用.如例图中的$SIZE/2这个表达式代表了此模型要在z轴移动模型的z方向尺寸的一半.这样一直在z轴伸缩的模型的中心点就一直在原点了。
至此完成了一个桥墩的建模.用到建模中的面片生成,镜像,融合,溶解,删点,挤压,复制,平移等操作.和正常建模的思路一致,只是houdini中将这些命令做成节点,通过节点的组合实现想要的效果.节点的组合千变万化,你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实现桥墩的建模.
3路面制作
与上文思路一致,节点使用也是类似。
1.fact节点将线的中间点删除。
2.polyextrude挤压线段成为面。
3.平移之后polyextrude挤压厚度。
4.在transform的y轴通道中输入表达式bbox("../transform1/",D_YSIZE),即可将路面一直放在桥墩的上面.bbox是houdini的一个常用函数表达式,用来获取模型的尺寸信息,其中的D_YSIZE为固定写法,意为y方向的尺寸.整个表达式的含义是获得transform1这个节点的y方向的高度。
4栏杆制作
与上文思路一致,节点使用也是类似.
1.栏杆建模用的还是上面的节点,先创建一根线,多加一些分段,然后将模型复制到点上.
2.创建一个立方体然后复制到线的分段点上.
3.circle圆环配合线条,扫描出一个圆柱体,将圆环的半径参数暴露出来作为栏杆的直径。
4.通过transform将组建移到合适的位置。
5.最后通过mirror镜像获得另一侧的护栏。
6.把模型merge在一起,将需要的参数暴露到null。
好了,今天我们就到这里了,下次继续分享Houdini,感谢观看!
- End -
喜欢Thepoly的可以通过三种方式与我们建立联系。分别是公众号、微信群以及QQ群。公众号是我们最为官方的窗口,更多内容都必须关注公众号后才能获取。另外现已开通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