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图,你能够学到什么?
Game艺视界原创 43457 14
实名

通过了实名认证的内容创造者

发布于 2024-1-10 22:31:55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期内容
我们会深入研究各种各样的构图、辅助线、规则、视觉理论,以及许多其他我们作为视觉传达者可以去探索的内容
取景、色调、线性构图、景深
中心构图
一点透视
黄金法则
    三分法
    黄金三角形
    黄金比例/矩形/螺旋线
主次对角线
三角形构图
L型构图
S或Z型构图
取景中的框架
格式塔理论
    主体/背景
    明暗对比法
    负空间
亲密性与整体性
    奇数法则
对称和平衡
相似性
连续性
闭合

什么是构图?

5cc49fbd3bf16b8c8e83944d39355348.png

“构图”就是有目的性的选择和安排你的取景内容,这些内容可以是形状、线条、色调或颜色,你在拍摄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在构图每当你透过镜头来调整你的姿势,当你环顾四周或者转换画面就是在构图,我们接下来将如何改善这些来提高我们作为视觉传达者的能力


构图是非常静丹的视觉简化和组织,这么做都是为了更清晰明确的将你的想法传达给观众其实观众也不清处该看什么,所以我们不仅要完成更好的作品,而且从根本上要更也容易让观众理解构图有实用性和功能性两部分组成



当你把图像放在一起时候必须考虑你的目的是什么想要实现什么样的效果,想要传达什么结合构图的技术便可实现这一目标。构图只需要考虑重要的因素,忽略不必要的。人眼是有选择的,假如不学习构图我们就只能根据自己的喜好优先考虑,但相机是没有选择的所以我们利用它发现并分享给观众有趣的东西


什么是平衡?

构图都是平衡的吗?是多余的?为什么?我可以随便拍一张照片,然后把辅助线放上去,我也可以说这就是构图,如果我不打算做的话,构图是没有任何意义的。这也是大家喜欢在网上反复讨论的观点但构图不是平衡,构图有各种不同的使用方法当你为拍照而烦恼时,可以优先使用构图你学习的越多便做的越好即使你无意识地去想它为什么构图是平衡的,因为如果我们完全凭直觉来做,就不知道它是不是平衡了。但是构图可以解释它的平衡性因为人眼是这样移动到 图像上我们可以用各种方法来利用、讨论并解释构图
构图的基础知识
Composition:构图
  • “规则”实际上只是“参考线”
  • 它不需要严格遵守
  • 不是每一条规则都使用与所有的场景
  • 有助于平衡画面
  • 裁剪虽有用,但并不是万能的


首先,构图的规则是通过辅助线来实现的他只是一个参考而已他不需要被严格的遵守,有时甚至根本不需要。图像不需要遵循,我们所做任何一个概念就能成功,不是每个构图规则都适用于每个场景。你不能看着任何你正在看的东西,然后说。我可以把它变成三分法、中心构图法、金三角法。有时候你可以在一个场景中应用多个想法。有时则不行。最重要的是把这些记住并在合适的时候使用。总之构图很大程度上能给图像带来平衡。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证明这一点,此外裁剪也可以帮助你,但他并不是万能的。所以我认为我有必要再多说几句,你可以在后期的时候使用裁剪。虽然不会有太大帮助。不管你裁剪的有多好不好的图像,总归是不好的
  • 构图的交点称为“趣味点”
  • 可以投射出情感反应
  • 没用的东西不要出现在你的取景中
  • 需要你的常识
  • 最后构图本身并不能对原本就枯燥的画面起作用

我们可以把构图线的交点称之为趣味点。很多时候我们会把眼睛放在趣味点的位置。这是一个既简单效果又好的方法

构图可以突出画面的情感。这并不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你在拍照的时候。对人物进行仰拍并特写可以使人的形象变得更高大。如果我进行俯拍,他们在画面中显得更小。因此我们可以利用构图来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

考虑重要的因素忽略不重要的
接下来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构图需要常识。如果你应用了这些规则和参考线。那可能并不会有用。有时候你需要打破一些规则来让你的照片更成功。但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有时候懂得常识会让你更成功

构图本身并不能对原本就枯燥的画面起作用。构图只是你的工具,不能为构图而构图。这就是我们考虑拍摄目的的原因


4638f671d53dcbc302a98d8b9fda000d.png

这是你构图时需要思考的因素。重点是什么?怎么突出重点?有时候你需要根据情况来安排场景中的元素。像是人道具什么的。但大部分的时候你只能移动你的身体或相机。比如在街拍或者旅拍的时候。你总不能移动风景。但有些时候两者兼可。根据你所处的环境,你的构图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是焦距。当你使用广角镜头拍摄时,背景中的物体就会变小。如果你使用长焦镜头来拍摄。就会缩短距离,让背影里的物体更大。所以你的设备也会影响你的构图

在深入研究辅助线之前,我们必须要知道我们在寻找什么。首先我们要考虑4个要点。分别是取景、色调、引导线、景深

他们是支柱,支撑着整个画面的构成。首先我们来看取景
取景是我们优先要考虑的东西。可以先选取拍摄范围,然后来确定我们拍摄重点。最后来决定应该把哪些对象放到我们的取景中,如果他在取景中显得很大,那么他就是重要的。不过他在取景中显得很小,那么他就是不重要的

这是同一场景中三个不同的取景
我们有横屏的,竖屏的。或者我应该说是竖屏的和横屏的,然后还有一个。裁切过的正方形。你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这个场景。他改变了我们实际上所看到的画面。在左边的图片中,你可以看到更多的水。在第2幅图中,你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山脉上。第3幅图只是把空间压缩了一点。所以他看起来感觉并不大。取景会影响我们从图像中取走的东西

接下来我们要考虑的是色调和颜色。物体亮度阴影和对比度。我们必须考虑不同的色调是如何相互产生联系的。例如我们的眼睛首先会被构图中最亮的部分吸引。所以我们会优先看到对比度比较高的地方。这就是颜色对比。红色与绿色互补,紫色与黄色互补,蓝色与橙色互补。就是常见的互补色。如果你拍的是黑白照片。你则需要一个更具刺激性的对比度。来帮助并表达我们的构图思想。所有的这些都会影响我们构图选择。记住这一点,因为后面我们会讲到图形与背景的关系。这对我们来说非常有用,但是要创造对比度或分层。亮底暗物,暗底亮物,诸如此类。非常有用。
这里有一些关于色调的例子。可以看到这里利用了色调的差异来引导视线和焦点。一般是亮度值的差异,像第2张则是通过互补色来实现。所有创造对比的方式都能帮助我们准确的吸引观众的眼球

接下来讲引导线。引导线指导着眼睛的视线运动。他关乎到场景中,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和视线移动的流畅性。你也可以把引导线理解为字面的意思。他们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线条。比如说建筑物套路,物体的边缘等等。也可以是暗示性的手势。人的眼神朝向动作的方向。甚至是纯粹的心理暗示。比如说利用拍摄场景中的各种道具来连成一条线




Lines/引导线

  • 横线=和平、平静、稳定
  • 竖线=高度、力量、尊严
  • 对角线=张力或运动
  • 曲线=柔和、女性化、漂亮

我们最后要考虑是景深
我们可以通过聚焦大小对比,前景模糊来实现景深构图。也可以利用雾化效果引导线聚集到远处。或者高光和阴影来实现
在左边也就是第1张图中。我们用焦点来表现感知到的深度。第2幅图中广角镜头帮助我们创造出大小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前景中的这个人离我们更近。然后在第3幅图中。你可以看到前景,没有完全在画面里的灯会比背景中的灯要大。或者离我们更近

在左边第1张图中就使用了雾化效果。距离越远的东西就越亮,对比度也最小。他的颜色通常也会更蓝一些。第2张图里运用了汇聚线构图。在我们的脑海中,他们的高度是一样的。他离我们越来越近,就越能感知到画面的深度。最后右边的第3幅图像。即使它是浅色背景上的一个浅色物体。但阴影的微妙运用帮助我们阐明了维度的概念。因此当我们拍摄时。无论你是有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这都是我们要考虑的因素。思考我们拍的到底是景深还是透视效果。哪些是重点?哪些不是?以及如何把所有的这些概念结合起来

基础构图法则-中心构图法
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构图,也是一个简单的构图。如果你叫一个人给你拍摄,他很可能就会把你放在镜头的中间。这是我们首先会想到的拍摄方式

中心构图
  • 把重要的元素放在画面中心位置
  • 使用对称性中心构图效果最好
  • 如果不用心,画面就会显得很无趣
  • 导演韦斯安德森就十分擅长中心构图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也就是历史上最好的例子之一。这是一个完美的例子。上面是一个非常热闹的场景。但我们的目光还是集中在这个人身上。即使你不了解这幅画的背景,也会被中间的人所吸引。你会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画中各种手势,向中间指引。所有的线都向中间汇聚向市建筑的线。不同的透视线都向着中心人物靠拢。告诉我们应该看哪里?


三分构图法
这是你开始学习构图是第一个要了解的方法

  • 一副图像被两条。等距的横线和竖线分成9等份(井字游戏)
  • 你需要把重要的构图元素放在这些线或线的交点上
  • 构图上要创造更多的张力,活力和趣味,而不仅仅是围绕着中心点
  • 在创建平面的构图时,它的效果会更加明显

仔细看有些地方不符合规则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常识性问题。沙发的底部和顶部都沿着这些线。他的脸也在趣味点上。你肯定会想那左上角的灯呢。他完全不符合三生法则。这就要提到前面说的关于平衡的常识性问题了。如果我们以正常的眼光去看这幅画。而那个灯不在的话,那里就会显得很空,对吧?如果我对画面进行裁切拉近画面。我就不一定会有这样的效果,也不会感到平衡。因为不管少了中间的雕像还是背景的灯,都会感觉不平衡。我想为这个房间创造一种对称和平衡的感觉。因为这就是房间布置的方式



黄金三角形构图
接下来我们讲一下黄金三角形构图。它是第2条黄金构图法则比三分法构图更具活力。因为他利用了一条强有力的地脚线贯穿整个图像




  • 使利用对角线将它分成三个(或4个)三角形
  • 从图像一个角延伸到另一个角进行对半分形成一条有力的线(称为主线)
  • 在主线上画一条垂直线,延伸到另外两个角(称为辅线)

这也是黄金法则之一,因为每个三角形的比例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叫它“黄金三角形”

作为三分法的一种延申换进三角形构图
  • 比例相同的三角形被称为黄金三角形
  • 在透视、消失点或者建筑元素上的效果非常好也能好好的让主题填充到整个画面中
  • 将构图元素放在斜切面上,会使他们更具活力




**左上角的那幅图看起来很规律,因为他摆了个姿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那条主线以及膝盖上的辅助线。这很容易看出来
**然后我们讨论下面的这些隐含的线。在左下角的图中人物的倾斜形成一条很强的对角线。但画面中的火也可以作为构图元素来吸引你看向角落。帮你填充画面。
**最后是右手边这幅图,我们可以把手和脸连成一条线。更进一步的说,你可以在没有构图线的情况下看的更清楚。他身后的云是天空最亮的部分,吸引了我们的视线。所以这条主线实际上是连接着我们的视线,而这幅图则是利用了左上角的建筑透视来创造了一条向下暗示的辅线。这跟最后的晚餐一点透视很相似。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来创建物体之间的关系。清楚的告诉观众应该看哪儿?

黄金比例法
左图使黄金螺旋线,右图是黄金矩形但他们的概念相同
黄金比例/矩形/螺旋线
  • 在审美价值方面是一个令人赏心悦目的比例,在最大的矩形中划分出一个正方形,剩下的矩形由原来的矩形形成相同的比例进行不断划分
  • 可以用螺旋线表示
  • 黄金比例,矩形能够很好的取代三分法
  • 螺旋线能够很好的展示深度,前景中景或背景


黄金螺旋线
  • 一条曲线沿着正方形的焦点向外绘制时,就可以得到螺旋线
  • 证明黄金比例的一种不同的方法





黄金比例法
  • 黄金比例法不仅限与矩形和正方形也适用于三角形、锥形以及其他几何型状



不常见的构图
这里有一些不为人知,但仍然非常棒的构图方式,他们更多的被画家所使用,但同样适用于摄影师。并且非常简单。
分别是三角形构图,S型或者Z型构图以及L型构图

三角形构图可以运用于整体,引导整个画面,这里就用了特别大的三角形构图

L型构图

s型或Z型构图

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是一种很常见的构图手法。它分为负对角线和主对角线。你会发现他跟黄金三角形构图有很多相似之处,但这个构图用在更为复杂的场景中,效果会更好。但这个构图相对复杂

  • 对角线分为主对角线和副对角线
  • 负对角线是从左下角延伸至右上角的线
  • 主对角线是从左上角延伸到右下角的线
  • 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非常简单的对角线
  • 更适合于复杂的场景
  • 安妮蔡博维茨的大合照,很好的表现了这种技术



01-红色主副对角线
02-绿色在中间画支柱
03-然后在左右两边画X

在框架中取景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东西放在其他东西之间的框架中。这个说法虽然有点模糊,但仍是一个非常好的技巧。这就是框架式构图法
  • 我们的相片总是通过相框看到的,有时框架就是字面上的取景有时就是指屏幕边缘
  • 借助某些东西来创造一个框架可以使你的主题更加集中并创造更多纵深感
  • 可以创造性地把物体想象成框架,树门框,隧道,桥梁窗户之类的,任何能让你透过某物看到另一事物的东西
  • 框架可以为照片添加环境意义或纵深感,特别是作为框架手段,主体周围的东西与其相关时
  • 把曝光和焦点放在你拍摄对象上
  • 情况允许的话,可以使用比背景案的前景进行取景,我们的眼睛会立刻转向图像中最亮的部分,而不是最暗的部分
  • 使用暗色框架能够提供景深
当然这些不是绝对的因为你也可以改变它用浅色的线框来打破这个规律



高手必备视觉理论知识
视觉理论,
这将解释我们的大脑是如何组织我们的视觉信息的。我们的眼睛看东西是有选择性的,而相机并没有。所以我们要把眼睛看到的东西和相机视角结合起来
为此我们来讲一下格式塔理论
  • Jestaltt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图形或形式的意思
  • 他是由20世纪20年代的心理学家证实的,认为人的视觉思维会利用自我组织来形成一个整体
  • 这些理论试图解释我们是如何在大脑中感知和组织事物的
  • 有些原则非常相似,并且彼此直接相关

这些用来解释格式塔理论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的例子。图形/背景,相似性,接近性,整体性,闭合性。我会把所有这些理论转化成一种对摄影的感觉。让他更容易被理解

所以我们要讲的第1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知识
图形/背景
图形/背景是关于大脑如何从背景中区分出图形的
在大脑中主体被称为图形,周围的区域就是背景。这可能是我今天讲的所有知识中最重要的一点。在构图时必须要有意识的积极的思考。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我该如何展示什么是最重要的?我该怎么创建分离,或者说我该如何理解这个概念?不需要创建太多分离。这样观众才会长时间停留在我设定的图像焦点上

现在最常见的说法就是Edgar rubin “花瓶错觉”

也就是说,我们对图形的感知可以取决于多种特征。比如颜色或者对比度。如果你学会控制照片中图形和背景的定义。你就能更好的控制观众对主体和周围空间的感知

在这里你可能看到的是脸,也可能是花瓶。当我改变对比的方式是你看到的可能就是另一感受。这个特殊的错觉也在多重知觉的概念中发挥作用。并且。能够以不同的方式来解读图形和背景。他也是视错觉的核心。所以这取决于我们的关注点在哪
下面是一些例子


左边的照片是一个暗的主体和一个亮的背景,右边那幅照片更像是在概念上的发挥。我们首先会看到照片中的哪个地方?是脸!为什么会先看到脸?因为这是一个暗色背景上的亮色主体。但是我们还要利用身体的分离来创造对比度。这样我们就能知道身体和背景的边界在哪里。不过在建立图形/背景是这个就不是很重要了。这就是我们要给观众看的东西

  • 在低光圈下拍摄更有助于分离把构图利用在场景上,他所展示的效果会更成功
  • 当你呈现一个特别复杂的背景时,寻找背景与主题形成最佳的对比的部分

左图是暗背景和亮主题。右图是亮背景和暗主题
框架式构图法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但也不一定非得是框架式构图法,当主体较暗时,就可以利用背景中较量的部分来框住主体。左图有一束美丽的光,穿过火车站等待人们路过并被它照亮。这样其他的一切都会是黑暗的。这并不是魔法,只是一些意识和常识
  • 颜色可以用来创建分离利用互补色的好时机
  • 你的互补色,红色/绿色,蓝色/橙色,黄色/紫色
  • 大胆的颜色会出现在图像的最前边,浅色或饱和度低的颜色就会消失
人的眼睛通常更喜欢在冷色调上看到明亮温暖的色调。因为每种暖色调都有与之对应的互补冷色调,反之亦然。比如说人的眼睛更喜欢大量的绿色中看到红色调,或者在大量的蓝色中看到橙色调,又或者在紫色上看到黄色调。这都是相对而言的

现在有很多不同种类的互补,有数字的互补,也有画像的互补。在画像上你看到的是红色/绿色的互补
作图运用了强烈的红色,让主体能够在场景中脱颖而出。助于创建分离和颜色对比。右图利用了色调及互补色。在人物脸周围被背景中的天空所框住了。人身体的对比没有那么明显了。红色的裙子在绿色的衬托下帮助创建分离

明暗对比和负空间

  • 明暗对比和副空间属于图形/背景的一种
  • 明暗对比是利用明暗之间强烈对比来形成构图,
  • 负空间是利用主体周围的空间来帮助定义主体,本身同时让眼睛有休息的地方。
明暗对比是一种设用与暗黑风格的技巧

  • 在摄影中的负空间会形成剪影,把人们注意力引导主体或正空间中,
  • 明暗对比用暗来定义什么是亮的
  • 负空间则是用来定义证的东西

在这幅图中,我们的焦点是太阳升起,但寺庙也很突出


接近性/整体性

  • 当你把物体放在一起时,可以把他们视为一个整体
  • 建立在图形/背景的基础上


奇数法则

  • 在视觉上,奇数会比偶数更和谐、更美观
  • 用偶数个相似的元素包围你的主体--产生奇数个相关的对象
  • 奇数最好的是3,以为5个以上的对象在一起会让我们视之为一个整体

对称、平衡与相似性

  • 平衡与我们想通过整个构图来表达什么有关。
  • 图像的对称性创造了平衡。
  • 间接性会导致我们的大脑去寻找对称性中的不对称而不去欣赏平衡
  • 对称性构图会很无聊,所以需要让照片更有活力
这是一幅简单你的对称分镜倒影图,只是被旋转了一下



这种不规则或者打破规则的画面。会让我们的眼睛自上而下进行观看。先是文纹理、纹理、纹理然后中间的国旗。其实国旗在中间它也不是对称的,而且人也不在中间。所以我们的视线到达底部前。给我们视觉带来了一些更有趣的东西

对称和平衡
  • 对称意味着平衡的,但平衡并不意味着对称
  • 绝大多数构图法则都是为了挡住画面达到平衡,三分法构图,黄金三角形构图,黄金矩形黄金螺旋线等等

左图所表现的是中心构图法,但看起来很拥挤所以要通过三分法来进行简单的位移,这样图像不仅在视觉变得更有趣,而且会更平衡。我们还运用了图形/背景的构图手法。纪念碑和他的刀影在图像中都有自己的空间。这雨伞的夫妇在图像中也有他们自己的空间。这一切都在引导着你的眼睛看向四周周。给予眼睛足够的信息,让眼睛去辨别,应该看哪里

相似性

  • 表明特征相似的部分通常会被当做一个整体或一种模式
  • 我们的大脑天生就能识别整体
  • 特别是那些有细微变化的“不规则”,在视觉上非常有趣
  • 建立在接近性/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

构图中的连续性法则
连续性或者说引导线。你们可能已经有所了解。连续性在构图中指的是。

  • 观众的视线被指引,离开主体并继续向引导的方向,看去也就是所谓的引导线
  • 这条线可能是直的,也可能是弯曲的过,引导观众的眼睛看向其他地方
  • 在不同的构成元素之间,创造了一种更加流动的关系
  • 线条可以引出一些趣味点,也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在这两幅图中我们看向了该看的地方,左边我们会看向狗 右边的看向三个女孩,但所有的线条都在视觉上加强了我们应该看向的地方,这些途中的影子,门,小路,都在引导着我们的视线,当我们看向这只狗时,狗则是看向门外。你顺着他的方向,只看到了右上角落的一辆车的影子。他用几种不同的方式围绕着图像引导你应该看向的地方
接下来看这些女孩,首先你会看到饱和度较高的红色。它们位于图像的中间,是唯一的主体,他们身上的红色与后面的绿色互补色。原石的形状和向内的曲线加强了周围的空间。指引你应该看向的地方

在作图中你沿着墙上的对角线向下看到了小狗的尾巴。或者在右图中,你沿着光线就会看到那个人的袋子里的早餐。但这需要一点时间去观察。所以你要需要决定你想让观众怎么看。要么是明显的指向,要么是在一瞬间之后

闭合法则的概念
它实际上是建立在连续性和引导线的基础上。他指的是当元素不完整或者不存在时。我们会根据自己固有的印象自动识别出所缺失的部分
  • 试图给大脑提供足够的信息使其能够。形成完整的图形,即使它并不完全在框架内
  • 给想象力留点空间
  • 如果一个物体完没有完全进入画面,大脑会觉得很有趣,并且会自行尝试填充细节

那我们是怎么知道这是一张鹿的照片呢?因为我们看到了眼睛和耳朵,然后剩下的大脑会自行填充。事实上人们认为这是进化的结果。仅仅通过细微的可识别的特征就能察觉捕食者并感知危险。就像黑夜中的狼的耳朵和眼睛。所以那些经历过的人就会知道那是什么


格式塔理论的核心信条是整体不等于局部之和,所以在一张图像中运用多个原则会帮助你创建更具动态的空间感


消除不必要的

成功的图像没有多余的元素也没有死气沉沉的部分。所有元素的存在都是有目的。你想传达什么?在你框架里那些能够帮助你传达这个想法?是这样还是那样?这是二进制,是0或者是一对吧。我可以用一个不错的法则,我们可以从三分法三角形构图开始。他们都是很不错的起点。但你需要在这些基础上建立真正的好的视觉理论

视频版:B站搜索《构图理论教程》
好!本期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评分

参与人数 6元素币 +53 活跃度 +30 展开 理由
忍忍就好了... + 4 + 2 感谢
hweiwen + 9 + 5 往死里卷啊这是
sa54sd56 + 4 + 2 这要慢慢品
lihyco + 7 + 10 先定一个小目标,赚它一个亿元素币!
kiwi + 10 + 10 看起来不错
jasonjay + 19 + 1 想要成大触,天天上元素。

查看全部评分

微信公众号:Game艺视界
使用道具 <
熾天之翼  发表于 2022-6-22 16:41:54  
2#
回复 收起回复
使用道具
棋子  发表于 2022-6-23 09:23:39  
3#
赞!!!
回复 收起回复
使用道具
《-至尊宝-》  发表于 2022-6-27 01:58:31  
4#
努力 奋斗
回复 收起回复
使用道具
qq_xiaonemo_hia  发表于 2022-7-1 10:39:10  
5#
回复 收起回复
使用道具
wei_013  发表于 2022-7-3 16:58:56  
6#
好文,谢谢分享~
回复 收起回复
使用道具
ttri  发表于 2022-7-15 10:33:10  
7#
我们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先赚它一亿元素币!
回复 收起回复
使用道具
liubing129  发表于 2023-3-3 09:40:18  
8#
回复 收起回复
使用道具
neonstudioooo  发表于 2023-5-16 10:31:02  
9#
目前为止看到的最全面的
回复 收起回复
使用道具
neonstudio  发表于 2023-7-24 06:32:31  
10#
最好的
回复 收起回复
使用道具
DeJaVu-小7  发表于 2023-8-16 12:05:54  
11#
回复 收起回复
使用道具
DeJaVu-小7  发表于 2023-8-17 11:22:20  
12#
回复 收起回复
使用道具
DeJaVu-小7  发表于 2023-8-22 10:31:09  
13#
回复 收起回复
使用道具
Hawk_Paladin  发表于 2024-1-29 22:09:28  
19#
好东西啊
回复 收起回复
使用道具
12下一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