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胖纸_DHW 于 2021-1-5 11:21 编辑
因为好多关于绘画的书都是讲技法的,往往忽略了构图的重要性,所以我捡出本书中作者挑的三张名画所画出的构图线,可惜就只解析了这三张画,有兴趣的可以去买书来看。 这本书是由美国的伊恩.罗伯茨所著,书名《构图的艺术》。
直切正题:
下面三幅画,分别由艺术家彼得.保罗.鲁本斯、罗吉尔.凡.德尔.维登和弗朗西斯科.戈雅所作。你可以看到这些艺术家们:
1、制造一个架构,可以“支撑起”他们作品画面上的众多人物。
2、将画面的架构基于画面各部分的比例关系。
好消息是,你有可能会绘制的大部分画作都不会像他们这些画那样巨大或者复杂。所以,你可能也就不需要像这样精心搭建架构。
关键要点是绘画大师真的都使用架构。他们花了许多时间来规划构架,然后再进行绘制。在大多数的画面中,画面的架构在很大程度上都是隐藏着的,但是它的影响仍旧可以清楚地看到。
1、用结构来安排画面
维纳斯和阿多尼斯
我们没有记录显示鲁本斯在绘画上使用的确切的画面结构。是不是这个结构(看上去很像),又或者不一样,并不重要,关键是作品中确实表现出非常明显的结构。鲁本斯显而易见地将画布垂直分成了5等份。从顶部的这些点向下朝底边划线,不难看出这些结构线,也就是架构,在画面上他把他笔下的人物都容纳其中。
注意右边起的第二条垂直线。这条线从顶部的树开始,在维纳斯的身上消失,然后再在维纳斯膝盖下面的布料上出现,你可以画一条结构线,但是没必要在画面上一直连续。
在画布二分之一处的那条水平线上,你会发现三种不同弧度但都非常显眼的曲线都起始于此,分别是从狗鼻子至其背部,沿着狗鼻子向右延伸会与丘比物的后脑久和维纳斯臀部的曲线起点相遇。
尊敬的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关注 或 回复可见内容请 关注或 回复后刷新页面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