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Thepoly 于 2022-3-23 19:13 编辑
“建模篇第二节”
在上期建模篇1.0介绍了建模的基本思路以及未来在学习C4D建模期间长相厮守的工具都有哪些。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在用C4D建模时,经常用到的:“几何体+变形器建模”。 在介绍工具功能、技巧功能等的时候,绵绵都会采用完成作品的形式来讲解。
那么这一节从临摹作品开始,我找到了这样一张最近在设计界很突出的图片~
来自波兰艺术家Peter Tarka的作品
同样是90后,为啥子人家这么优秀?
在自学C4D的过程中 涉及到临摹、跟教程练习的作品 绵绵都会一一注明出处 尊重原创,尊重知识产权 是每一位设计从业者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1 分析作品
这幅作品整体构图比较简单,以中轴线为中心,将画面分为了两个部分。
画面中的元素也比较简单,包括了立方体、圆柱、球体,以及几个简单的异形结构(如楼梯、中心掏空的立方体等)。 对于新手小白来说,在这幅图中较难的地方在于物体摆放的层次结构。
这里呢,绵绵做了一个图中物体顺序摆放的动图,可以参考一下~
在临摹作品的时候,前期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经过正确的分析理解,后续制作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2 确定比例关系 在建模过程中,定制基础单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
一般来说我们会以某个物体作为基础单位, 其他物体参考它的高度、宽度等信息, 按比例缩小、放大, 用这样的方法来解决画面中的物体比例问题。
对于这张图,我选择了以前方的绿色立方体作为一个高度单位,其他几何体的高度都以它为参考标准。
同样根据这种方法,也可以确定好物体的宽度、厚度,以及空间距离关系。这里就不再逐一讲解啦~
3 几何体搭建基础场景 基于前面对构图、物体摆放次序的分析,并且确定好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后,就可以开始建模咯。
首先,Box先拉为敬~
通过观察可以得出, 前方的白色立方体高度约为三个基本单位。 由于这个立方体是正方体, 所以它的长宽高都可以确定为三个基本单位。 那么,来自数学老师的灵魂拷问来了: 上面动图中最开始搭建的粉色侧边立方体, 它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呢?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啊哈, 粉色侧面的立方体长宽高当然是 3:3:4 也就是300cm.300cm.400cm
以绿色立方体为一个单位的前提下,作品中第一个摆放的粉色侧面立方体,高度大概是它的4倍。 所以在属性窗口,先将拉出来的立方体 长度(X轴)改为300, 宽度(Z轴)改为300, 高度(Y轴)改为400。
以此类推,也分别将其他的立方体,根据相应的比例关系调整大小制作出来,并摆放在相应的位置上。
经过一段相当复杂的数学计算后……
所有的立方体、圆柱、球体还有变换成异形结构的基础几何体,全部搭建完毕啦~
是不是感觉已经小有雏形了呢?
绵绵在制作几何体模型搭建的过程中,有几个小技巧想要分享给大家~ Tip1 圆角更好看呀 选择几何体对象,在“属性窗口”-对象,勾选圆角。根据几何体的大小,设置合适的圆角半径。
这时候的几何体就拥会有一条身价倍增的高光亮边啦~
Tip2 分段够多才没有棱角噢 对于圆柱或球体对象,需要在“属性窗口”-“对象”下调高分段数。高的分段数会使其边缘处看起来更加圆润又光泽。
默认为36,一般来说调节到72就可以啦
Tip3 Ctrl键是个好帮手 在复制物体的时候,我们可以按住ctrl键,同时对物体进行移动/旋转/缩放,从而复制出一个新的物体。
通过上面的练习我们会发现,新创建的立方体会默认处于世界坐标中心位置。 那么当我们想要创建出“位于不在世界坐标中心的立方体正上方的圆柱体”时,该怎么快速对齐他们的中心点呢? 答案就是:选中下方的立方体,然后鼠标左键长按工具栏中的立方体工具,同时按住键盘上的ctrl键,在圆柱体的图标上松开鼠标。
这时候所创建出的圆柱体就会和立方体在同一个位置啦~
文字非常拗口,操作却非常实用
4 变形器之初体验 基础几何体的场景都搭建完毕,下一步就要开始做几个简单的异型物体啦。
上一期绵绵提到过:复杂的模型都是由简单的基础模型,经过一系列变形调整而得到的结果。
所以,当看到一个异型的复杂模型时,我们的第一个想法应该是“化繁为简”。
也就是要先确定好,构成它的基础模型是什么? 再去思考,这种变形结果该怎么做出来?
基于这样的模型制作思路,我们来看下各个异型模型要怎么完成吧~
编号 | 基础模型 | 变形思路 | 1 | 厚度很小的立方体 | 中间掏空一个圆柱 | 2 | 厚度很小的圆柱体 | 对半切开 | 3 | 厚度偏薄的立方体 | 去掉一部分小立方体 | 4 | 正方体 | 有规律的凹陷进去 |
有了制作思路以后,剩下就是选择合适的变形工具,使用它!
这就是第一个异型制作的流程啦,是不是很简单呢~ 用文字表述的话,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1 按住ctrl键,创建和立方体在同一中心的圆柱体 2 将圆柱体旋转90°,调整到被掏空的位置 3 在“属性窗口”,调整圆柱体的半径大小及分段数 4 选择使用“布尔”工具 5 在对象编辑窗口,将立方体与圆柱体拖到布尔的子层级下 6 完成啦! 当我们完成布尔变形后,如果对圆柱体的大小、位置不满意,可以在对象编辑窗口,找到这个圆柱体并对它做出相应的调整。
这也就是在 基础篇1.0<软件初探>结尾提到的,可控性极强的:程序化建模。 (记住我的名字,我很重要!)
其他的异型模型,其实和1号一样。使用“布尔”工具,就可以快速的完成相应效果。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楼梯的制作用到了三层布尔效果。 由于布尔工具只能识别A与B两个子集,那么当我们需要减去三个立方体的时候,使用布尔方法,就需要减去三次啦~ (建模师其实是个逻辑怪来着)
剩下的4号模型在使用布尔的时候也有一个小小的技巧,那就是同时使用到了“克隆”工具来制作排列整齐的凹槽。
你也可以试着手动复制一下,将位移坐标调整好,同样也可以实现最终效果~
至于“克隆”工具的具体用法,等到下次遇见的时候我们再来了解它。
4 总结一下吧~
做到这里,模型阶段就已经圆满结束啦。 而本次作品中的异型模型,我们都只用了“布尔”一个造型工具,就搞定了。
其实对于今天遇到的四种异型模型,还有更多的处理方法。比如转换为可编辑模型后,使用切线、面挤压完成4号模型的凹槽。又比如将楼梯转换为可编辑模型,通过切线、删面、补面的方法来完成。
绵绵提到的使用“布尔”工具并不是唯一方法,只是今天很想给大家安利这个工具。并且,利用程序化建模的优势,高效可控的制作模型,也是C4D学习过程中很不错的体验~
希望辛苦读完文章的你,也会喜欢上它!
那么本次作品的材质灯光渲染步骤,以及关于“布尔”工具,还有什么神奇的用法呢?就留在下期再见啦~ |